close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vitamea/4b8d35c101115.jpg&width=441&height=251)
出了士林站人潮依舊壅塞,即使是個週日上午仍然如此,幸好還來得及在閉展前看看畢沙羅!觀展人數和作品都不算少,但大家總能井然有序地觀展品畫。
畢沙羅是位親切、待人寬厚的藝術家,這樣的器度使得他的畫總流露出其他十九世紀初期的畫家所沒有的寧靜感。他熱衷藝術、勇於嘗試新技法,畫風歷經巴比松畫派、印象畫派一直到新印象畫派。我喜愛那短小輕捷的筆觸、細碎的斑塊,使得觀者須放慢速度方得以領略畫中光景的深度。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vitamea/4b8d35c2247ca.jpg&width=479&height=389)
(IMPRESSIONS OF CITY AND COUNTRY)
點描法的畫作最總讓人眼睛一亮,純色相鄰的密集小點製造出畫面整體寬闊的明亮感畫面,經由錯覺,似乎栩栩如生的緩緩移動,秀拉便是這個時期的代表畫家。畢沙羅也受到後輩的影響,對於新畫法躍躍欲試,厄哈格尼,我窗外的景致(View from my Window, Éragny-sur-Epte,1888)便是此時期的佳作。他很喜愛厄哈格尼,時常憑窗脁望鄉村景物、風光無限美好,令他感到舒暢、怡然自得。而同期秀拉的代表作大碗島的星期日下午(Sunday Afternoon of the Island La Greande Jatte,1886)也在1886最後一次的印象派畫展中並排展出。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vitamea/4b8d35c2b6bc3.jpg)
(View from my Window, Éragny-sur-Epte,1888)
畢沙羅在版畫的表現也同樣的讓人眼睛為之一亮!像是清空手推車的婦女(Femme vidant une brouette,1880 )中瀰漫著一種霧氣般的和諧感,人景合一又不失輕巧,無疑是他在蝕刻版畫中的大作。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vitamea/4b8d35c2dec66.jpg)
(Femme vidant une brouette,1880 )
很少看了畫展還有打字,真的好愛畢沙羅!希望米勒展人不要太多XDD
全站熱搜